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让人文社科之苑充满生机、结出硕果 ——2015-2016学年工作总结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6-06-13 [来源]: [浏览次数]: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学生: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文法系人文艺术杯系列活动暨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这是人文艺术专业群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也是2015-2016学年文法系工作的集中展示。

首先,我代表文法系全体师生向前来参加会议的学校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真诚谢意。自文法系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一年来,学校对系部发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策指导和力所能及的财力支持。仅去年一年,文法系就在学院的积极鼓励之下申报了4项省级课题、4项烟台市课题;人文艺术专业群建设、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法学专业教学团队等3项校级课题获批立项;2015年年终,学校充分肯定了我系的工作业绩,对党建、教学、人文基地建设3项年度工作予以表彰;与此同时,学校还颁发了新闻专业重点学科和中文课程建设2项教学成果奖励;董新红老师被学院评为首届“教学名师”,她也是本校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教师;另有董新红、林莎、邓志红、刘大玮4位教师成功晋升副教授职称,极大地改善了我系师资职称结构。

其次,我代表文法系特别感谢全体教职员工。毫无疑问,文法系有一支朝气勃勃、特别敬业、发展空间潜力极大的师资团队。正是这支队伍,在工作任务繁重、教学经验不足、硬件条件欠缺、劳动报酬偏低的条件下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2015年,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13篇,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各项成果奖励14项。其中,刘芳老师获得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为学院走出山东、走向全国拔得头彩;汤唯、董新红、范晶、单佳老师获批主持山东省省级课题立项,为教研水平整体提升建功立业。同时,我系还有一些“无名英雄”,王书记、阎教授年过六旬,发挥余热,传道授业,率先垂范,与青年教师携手并进;三位教研室主任林莎、张海燕、吴淑霞,办公室主任米真、教学秘书常超、教务员曲燕妮在工作岗位上一丝不苟、尽职尽责、随叫随到、效能显著;陈秀慧等各位辅导员周末、晚上加班加点、服务学生、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张吉山、乔国恒老师克服困难,一边上课、一边读博,单佳、邓志红老师今年考上博士,继续深造;新任教师杨雯漪两系兼课,一年内完成4门课、周18学时的授课任务,可谓认真履责,勇挑重担,并且在学生中人气满满,好评如潮。今天,我们又特别表彰了在教书育人、系部管理、课堂教学方面深获师生爱戴的董新红、曹钊庆、林莎、常超、林昱君等5位教师。作为系部负责人,我敬佩所有默默无闻、表现优异的老师,向你们鞠躬致礼! 并且宣布,将在今后每年举行“师德标兵、优秀管理人员、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以形成定制。

第三,我代表文法系表彰各位优秀学子。文法系坚持培养“具有职业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导向,通过强化素质教育的各项举措,已使一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如2015年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各类杂志、报刊、网络上投稿4000多篇,颇具能量;“I文经创业团队”已在省内和全国高校粉丝众多,影响深广;记者节,院系师生精心设计,隆重出彩;读书节,文法精英积极参与,深受好评;模拟法庭大赛、主持人大赛以及运动赛场,我系学生个个争先,表现优异。在这里,我还要特别表扬参加本次首届“人文艺术杯”征文竞赛的各位同学,你们抓热点议题,评国家大事,担时代责任,现学术风采,希望你们通过这样的历练能够理性思辨,不断求索,再创佳绩;也要求今后所有同学积极参加每年都将举办的“人文艺术杯”系列活动,完成培育自身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论辩能力、摄影能力、采访能力的使命。我更要向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们深表祝福,祝愿你们如今学业有成,将来事业有成,更祝愿你们扎实走好未来职业生涯的每一步。

第四,我代表文法系规划未来专业建设的主旨和方案,即今后我系将在发展中“体现一个目标,主抓两支队伍,建构三大平台,采取四项举措”。其中,“一个目标”是:以中文、新闻、法学三大专业方向资源整合为重心,进行专业规划和改革创新,着力凝练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形成品牌意识和核心竞争力,将文法系建成孕育优秀人才的人文社科教育基地。“二支队伍”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优秀的学生队伍,通过爱岗敬业、师德师范教育,创造重公平、重业绩的人文环境和学术环境,让本系教师积极进取、提升水平、获得收益;通过党建团建系列活动,创造重学风、重品德的教育环境和校园环境,让本系学生潜心读书、学好技能、适应社会。“三大平台”是:建构理论传授和技能培养协调的互动平台、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结合的共享平台;职业能力和社会需求统一的沟通平台。“四项举措”是:第一,加强“人文艺术专业群”建设,不仅落实文法系各专业建设特色方案,促进新闻专业重点建设获得实效推进,而且与建筑系两大设计专业配合,彰显人文艺术类五大专业的办学特色、优势和亮点。第二,加强教学质量监控,通过表彰鼓励先进、形成双师队伍、科研促进教学、严控教学环节、传承校园文化、培育良好学风等措施,普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三,加强系列课程改革,特别是致力于大学语文公共课、专业必修课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实现写作、逻辑学、心理学、法学导论等课程在三大专业之间的融通和互动。第四,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技能培训。十余年来,我系已多次举办记者节、读书节、国学达人、新闻采访、征文竞赛、学术讲座、模拟法庭等特色活动。我们还将以进取和务实的姿态,在实习基地建设、行业专家进课堂、加大实践类课程比重、组织学生进行专业性社会调查等方面,做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的工作。

我们相信,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系教工学生的不断努力下,文法系的工作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人文社科之苑”增添更为绚丽的花朵;我们亦自信,文法系今天所取得的成绩,虽然只是教育事业这一汪洋大海中的滴滴水珠、翩翩浪花,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与其他学校、其他专业、其他师生一起,汇成江河湖海,一泻千里,锐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