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磨课制度,精准破解前期听课磨课中发现的教学难题,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全体教师围绕“案例教学优化”与“互动课堂设计”两大核心议题,开展专题磨课活动,旨在推动课堂从知识传递向能力培养转型,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前期听课磨课过程中,教师团队发现,案例教学存在“重故事讲述、轻思维训练”的倾向,学生多停留在被动接收案例信息的层面,难以实现知识迁移与能力转化;同时,互动课堂存在“问题设计缺乏层次、活动组织目标模糊”的问题,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深度思考与主动建构能力培养效果未达预期。此次专题磨课活动,正是针对这些集中凸显的问题展开定向研讨,寻求系统性解决方案。


在案例教学优化研讨环节,金小丁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新媒体文案写作课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方法,认为案例教学应该明确“从案例讲述到思维训练”的提升路径,关键在于三大解析环节的落地。其一为“解读起点:去情境化与再情境化”,引导学生先抽离案例具体场景,拆解平台、用户、内容等核心要素进行客观分析,再通过要素重组还原原场景、置入新场景推演,强化洞察与迁移能力;其二是“解析深度:构建分析框架”,指导学生运用“用户-内容-场景-平台”“危机生命周期”等系统模型,对案例开展结构化分析,将零散观察转化为有据可依的结论,摆脱感觉式评价;其三为“最终导向:批判性建构”,以审视案例策略的局限、风险与可持续性为切入点,鼓励学生提出优化方案,推动其从被动旁观转向主动建构,将案例经验内化为个人专业方法论。

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课堂设计这一议题,潘晓冲老师就自己在广告创意这一内容讲授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项:课堂质量的核心在于“问题层次化设计”与“教学活动目标化组织”。提问设计需体现递进逻辑,先通过唤醒学生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关注,再逐步引导深入探究知识内涵,最终推动学生将所学迁移应用于新情境;活动组织则以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通过小组任务、课堂讨论、简短演讲、角色代入等形式,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交流,搭配即时反馈激发思维活力与表达意愿。同时,教师需动态把控课堂节奏,关注学生实时反应,营造安全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多元答案表达,并借助课堂可视化成果、阶段性反馈及学习证据积累,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实现“以学定教”,推动课堂从知识讲授走向深度理解与能力培养。

两次针对性磨课活动的开展,不仅精准回应了前期教学中的痛点问题,更凝聚了教师团队的教学智慧,为后续教学实践指明了优化方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将持续推进磨课成果落地,以问题为导向优化教学模式,以此次磨课为抓手,推动教学方式创新在课堂中落地见效。
文法学院